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5:40 点击次数:123
一对小夫妻,请亲戚朋友来参加婚宴,没有请司仪,也没有装扮舞台,还是公交车接亲。
婚礼现场,小夫妻自我介绍,表达了感谢,接着就开饭。
本以为参加婚礼的人会嫌弃,没想到一片叫好声。
是的,这些年,大家越来越清醒,大操大办的人少了。
扪心自问,参加婚礼的人,都是真心祝福的吗,是什么心态?
图片
01
去年夏天,大舅舅的儿子结婚,邀约了一大群亲戚朋友,足足摆了三十桌。
到婚宴这一天,亲戚们在群里问:“具体是在哪里办酒?”
小舅舅骂骂咧咧:“平时也不见晚辈来拜年,这办喜事,就记得还有亲戚?”
很明显,亲戚们对婚宴是不关注的。也说明了一个现象,亲戚之间很少走动了,一些年轻人是几年都不见面。
“三年不上门,当亲也不亲”,这亲戚关系都陌生了,很多亲戚都认不得,非要凑合在一起喝酒聊天,这有点强人所难。
作为70后,我是深刻感受到,老表、堂兄妹都没有人情味了,一些老表有五六年都没有见面。
亲戚一年到头,一句交流都没有,也就是在喜宴的时候,才会想起你,打个电话通知你。
当然你也要给一个红包,说一些祝福的话。可是这些祝福,你是言不由衷的——甚至有人,一边说祝福的话,一边都没有正面看新郎、新娘;简单敷衍的表情,肉眼可见。
婚宴开始了,浪漫的音乐,还有司仪使劲在吆喝。
司仪尽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
你发现了没有,很多人从头至尾,都没有认真看舞台上的新郎新娘在干嘛,只是和身边的人聊天,嗑瓜子。
如果席面比较多,新人轮着给大家敬酒,也算是认识一下。一些席面已经“人走凉茶”——大家吃几口饭,马上就离开了。
对着杯盘狼藉的饭桌,新人应该是五味杂陈吧。真的,摆上一桌饭菜,却换不来一句真心的祝福。
再看看婚宴的点歌环节。
点歌一般是要钱的。也就是新人的叔叔伯伯、姑姑舅舅等,会点歌,舍得花钱。偶尔有几个好哥们,会点一首。其他人,是肯定不会点歌的。
点歌也是送祝福的一种形式,却在大规模的婚宴里,做成了一门生意,太变味了。
原来,真正祝福新人的人,也就是父母,几个常来常往的长辈,几个好哥们,真闺蜜。其他的人,都是凑数的,以后也没有什么交情。
哪怕是父母的兄弟姐妹,一旦交往少,也不会很热情。新人邀约某些长辈,似乎是求着他到现场一样,长辈还摆架子。长辈来了,似乎你欠他一份大人情。
图片
02
我们分析一下,参加婚礼的,都是什么人,抱着什么心态来参加宴席?就明白了,为什么很多人不会真心祝福。
第一种人:自己的孩子十几岁,或者二十多岁,还没有结婚。也打算以后办结婚酒。那么他会到现场,这也是留下一份人情。
第二种人:新人的亲戚,按照血脉来邀约,三代之内的人,基本上会喊到。也有一些家庭不够大,会喊到四代亲戚,显得热闹。
第三种人:新人父母的同事、同学、老乡、朋友等。说实话,这一批人,基本上不认识新人,来宴席,也是敷衍一下,露个面。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,并且子女都已经结婚生子的人,不需要谁还人情了,来了就不错了。
第四种人:新人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。这些人还年轻,可以作为伴郎伴娘,但也有一些人,是婚闹的主角,真的很不靠谱。
看清来者的类别,再看来者的心态。
第一种人的心态,就是“人情互相交换”。
第二种人,就是“不得不来”。
第三种人,就是“碍于面子,来吧”。
第四种人,就是“图个热闹”。
至于主持婚礼的司仪,工作人员,他们在现场,就是赚钱为主,一句祝福,都是“职业习惯”。
事实证明,很多人参加婚礼,都是有苦衷的。他要打车从外地到家乡,还请假几天,要给红包等。本能上,他是不想这样做的。
当一个人的内心对一件事没有好感,心态不很正,那么他的祝福不会发自内心。也许有人,在内心嘲讽:“这对新人,看能够好几天,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。”
一部分新人,他们本身就经历了分手,复合,甚至堕胎;彩礼谈不好;婚房买卖要求高等。新人双方的亲戚,都知道了。亲戚对新人的未来,肯定不会看好。
图片
03
很多聪明的父母,在婚宴方面,很节约。
作为成年人,应该感受到了,这几年的钱,越来越难赚,不要随便花出去了。
婚宴,大家会随礼,一般不会亏。但是真正赚钱的,是饭店,婚庆公司,租车公司等。
并且大家随的礼,你家迟早会还出去。随礼多少,本来就是自家的钱。
如果你坚持不大操办,在随礼方面,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拒绝一批人了,也根本没有必要到现场去。
建议新人们,要办喜宴,就缩小规模,请一些要好的亲戚朋友,做一个见证,也不要非去什么星级酒店。
真正在乎你的人,也就是自己的家人而已,其他人都是过客,一边遇见一边再见。
真正有用的社交,是私交,不是泛泛之交。你没有必要把圈子变得那么大,还被人情世故束缚了。
夫妻是否幸福,不是外人给予的,是自己经营而来的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80首《红楼梦》诗词
下一篇:没有了